文|爸妈盒子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他们喜欢的明星,追星是年轻人很常见的事情,回想当年,我们小时候也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校门口的文具店里还有用明星照片制成的包书皮和笔记本等文具。
(资料图)
那时候买几张专辑,在家里贴几张海报,就可以算得上是热情的“粉丝”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这么发达,只要能上网,随时都能追星。
这也导致追星变得越来越低龄化,孩子们有各种渠道去了解现在的明星,也有更多便捷的方式去支持他们。
明星带货的方式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热门明星代言的产品总是会热销上好一阵子,可以说,明星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当他们出现在学生的试卷中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两年出现了不少用明星来命题的现象,跟以前不同,现在出现的明星很多都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人气旺的明星。
用明星来命题,这是变相鼓励追星?
曾经有道英语作文题,假设你是明星A的粉丝,给出了一些关于该明星的基础资料,要求写一篇介绍明星A的发言稿,真正的粉丝一看真是乐坏了,对于这位明星,他们了解得可比其他人多得多,写得非常丰富全面,而不追星的孩子却只能用资料里给出的基础资料,硬编一套。
两种写法,分数自然完全不同,不追星的孩子肯定觉得自己很冤:
难道这是变相鼓励追星吗?
更过分的是还有一些明星被放进了选择题,一看题干完全没必要硬塞上明星的名字,却总是要有意无意地在题目里提上一句,很难让人不多想。
为什么不支持把明星写入试卷?
在很多年前,试卷里引用名人就是很常见的现象了,但跟现在不同,当时引用的名人诸多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颇有造诣的类型,比如曾经某地中考就出现过介绍世界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的阅读理解文章,各类科学家、艺术家和体育专家等更是常见。
可现在不少试卷里打着吸引孩子的旗号,硬塞了不少“流量小生”,让一些平时不关注娱乐圈的孩子感到非常陌生与不适,仿佛自己不认识他们就是脱离了社会。
更何况娱乐圈风云变幻,你永远不知道当下正在爆火的明星明天是否就有八卦出现,一些明星甚至争议还很大,这样的明星也放进试卷里,让孩子被迫去认识他们,真的好吗?
或许一些编写试卷的作者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想要顺应孩子的喜好和潮流,让孩子在枯燥的学习生活里找到一丝乐趣,但追星的孩子并不是全部,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同样的喜好,这个孩子喜欢的明星,或许另一个孩子格外厌恶呢?
孩子在写试卷时看到自己讨厌的明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明星是否适合写入试卷和教辅,应该让时间来证明——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格与成就,是否值得让下一代去尊敬。
保险起见,我认为在编写试卷与教辅时,作者还是要更谨慎一些,尽可能关照到所有孩子的喜好,用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身上有着值得孩子们敬仰的优秀名人来做例子,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为世界作出过显著贡献的人物等等。
孩子追星,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忧了,既然没办法保证当红的每一个明星都是充满“正能量”,值得孩子去追的,那么面对孩子的追星行为,家长应该怎样处理呢?
①尊重孩子的喜好
尊重是家长所有行为的大前提,只有尊重,才能沟通。当家长发现孩子在追星,不管对这位明星有什么看法,都不应该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跟着孩子一起去了解,跟孩子聊聊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
②引导孩子理性追星
人无完人,这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毫无缺陷的。但是狂热的崇拜心理会蒙上人的双眼,让人失去理智,否认自己崇拜的人有缺陷,陷入这种状态是非常可怕的。
当发现孩子在追星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理性追星。
让孩子学习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觉得他很优秀,那么就向他看齐,同时能够客观对待明星身上的缺点,引以为戒。
不管是怎样的爱,都应该是爱你的优点,包容你的缺点,而不是因为爱你的优点,而忽略、隐瞒你的缺点,这才是理性的爱。
让孩子学会理性的爱,也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起到重要影响,尤其是择偶观。
今日互动话题:你支持把明星放进试卷和教辅吗?你在孩子的试卷上见过哪些名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