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部分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但是对此早有准备的俄罗斯,早在2014年就已经着手研发了自主该国银行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
(资料图片)
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背景下,更多国际客户选择使用SPFS支付系统。9月23日,俄罗斯央行表示,今年有50家新实体加入了SPFS系统,总数达到440家。今年上半年加入SPFS的人数比该系统成立以来的所有年份都要多。
(来源:子图网)
同时,俄罗斯另一个对标西方SWIFT支付系统的方案——Mir支付系统,同样因为西方国家的制裁,发行数量大量增加。据悉,现在俄罗斯国内三分之一的银行卡都是Mir卡。其中古巴、韩国等部分国家都允许使用Mir支付系统。
虽然Mir卡的发行量有所增加,但是依旧在对外推广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阻力。据了解,土耳其国内有5家银行在使用Mir支付系统,但是在9月19日,土耳其宣布暂停使用Mir支付系统,理由是美国对土耳其国内使用了该支付系统的实体机构进行了制裁行为。
美国出手阻止俄罗斯的支付系统“做大做强”,其实无非就是担心一旦新的支付结算格局形成,美元在国际支付结算的比重将有所下滑,从而美元的“霸权地位”得不到保障。
(来源:子图网)
虽然从SWIFT9月21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量依旧以42.63%稳居首位。但是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节节衰退”和世界各国兑美元的信心不复从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探索多种途径“去美元化”。
截至IMF在3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全球份额降至58.8%,创下26年新低。而在2001年时,美元的全球份额可以达到71.5%的高位。
(来源:子图网)
对于美元目前的发展趋势,甚至连IMF前首席经济学家也预测,美元主导地位极有可能在20年内终结。
文|韦艳松 题|黄梓昕 审|曾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