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已成为消费者的购机“新宠”,对于他们而言,从翻盖手机、直板手机到如今的折叠屏手机,尽管手机终端一直在迭代衍变,但折叠屏手机的折痕、重量、软件交互等实际体验才是选择购买的关键。而在这些流畅体验的背后,源自手机厂商在铰链技术上的创新程度,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与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以及独立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的能力。
回答好“折叠屏应该给用户带来怎么样的极致体验”,或许就能探索出如何进行中国式创新的路径。
(相关资料图)
1
做轻、做薄、做强
敢为人先引领体验
2021年底,OPPO第一代折叠屏Find N一经推出便引来市场关注。这款“够小,又足够大”的手机,发布近1个月便取得了预定破百万的成绩。
由此,OPPO Find N成为全球折叠屏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技术、产品和体验标杆。时隔一年,OPPO在2022年12月15号正式发布第二代折叠屏手机Find N2和Find N2 Flip。此前,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OPPO折叠屏手机要打造出“超越直板手机的体验”——要提供比直板手机更多的体验,但不增加额外负担。
OPPO Find N2系列采用创新材料,主要从屏幕、铰链、螺丝钉三个部分着手减重,通过关键结构件的重构,实现了折叠屏重量层面的重大突破。
一年多的艰苦研发与创新,OPPO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把折叠屏做到极致轻巧。从上一代的275克降至233克。OPPO Find N2成为了当下最轻的横向折叠手机。
2
引领核心技术
铰链、屏幕的极致创新
铰链对于折叠屏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支撑柔性屏幕、影响折痕的关键元器件,在手机展开状态下延伸的距离需要能够完全铺开屏幕;此外,折叠屏手机需要频繁的开合,铰链一定要具备极高的耐用性与抗冲击性。
Find N2小型化铰链为机体带来了更轻的重量,但也让其可靠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零件尺寸相应缩减的情况下,每个零件的受力强度也会相应增加,对此,全新引入的航空级MIM超韧合金,即便是在体积缩小37%、重量减轻10.4g的前提下,仍然能够保证强度。
斜板上的高强度复合碳纤维,应用于医疗器械,甚至能帮助人体骨骼修复,为铰链带来大幅度的强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铰链零件缩小,OPPO依然采用1000+重点尺寸管控标准,最高组装精度为0.01mm,从工艺上极致追求确保铰链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OPPO在碳纤维屏幕支撑板上首创了疏密有度、横竖交错的全新H-Pattern网纹结构,可以更好适配铰链的弯折曲率,从而使屏幕弯折区域应力降低30%,带来更加隐痕的屏幕观感。
与横向折叠形态相比,竖向折叠形态拥有更便携的机身,售价也更容易被用户接受。但这种形态也面临着一些痛点。一方面,受限于手机重量和厚度,普遍只有半天的续航着实难以令人满意;另一方面,局促的外屏实用率低,而大屏的折痕却尚未有效解决。
在竖向折叠屏上,对于折痕、续航、轻便技术突破成为OPPO首需解决的问题。
Find N2 Flip搭载了目前市面上竖向折叠形态中尺寸最大的外屏,达到3.26英寸;在续航能力上,轻巧的机身下配备4300mAh超大容量电池以及44W超级闪充,让折叠屏第一次拥有媲美直板机的续航表现。
3
上下游融通创新
产业链引领新探索
成功的创新实践,不只是产品的升级迭代,更是一种模式的探索引领。
面向下一代产品研发,折叠屏手机同时背负了零部件精密设计与繁复堆叠等难题,要实现折叠屏产品进一步高质量地普及,产品体验要求上下游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深度协同。供应链的深度协同尤为重要。
日前,OPPO与折叠屏转轴头部厂商安费诺飞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联合开发协议。据称,双方的合作范畴不仅限于对后端硬件的开发,还包括新材料引入、制造设备升级等方面,显示出OPPO在产业协同上的推进。
OPPO与安费诺飞凤的战略合作、对铰链的深入研发,能够促进产业链日益成熟。而借助OPPO的用户洞察和市场优势,安费诺飞凤也能从中汲取新鲜养分,加快自身技术迭代。
与此同时,OPPO与国产屏幕厂商保持紧密沟通,致力于柔性OLED面板技术突破的探索,进一步改善折叠屏续航、折痕、轻薄等体验痛点。
OPPO拉动从上游材料、到中游产品规划设计、再到下游生产制造的产业链之间充分串联,得以让核心技术的成熟度更快提升,同时也在积蓄走向高端市场的技术能力。创新的道路上没有轻而易举,也没有弯道超车。在折叠屏这一新赛道上,OPPO将脚踏实地做自研,路虽远,行则将至。
(推广)
责任编辑:
标签: 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