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专题 | 提升支付清算服务能力,助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_天天时快讯

2023-03-07 09:53:39

文 /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常旭 王端阳

为持续提升河南省支付清算系统服务能力,保障支付清算系统郑州城市处理中心(CCPC)稳定运行,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支科技处的支持下,清算中心提出对郑州中支IT基础设施服务(IaaS)进行统一管理,以达到降低中支IT基础设施运行成本,防范支付清算系统运行风险的目的。清算中心牵头建设ECC总控中心,统一招标外包服务团队,集中开展IT基础设施监控。在此基础上,为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所提出的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要求,建设一套适用于我省IT基础设施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IT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要求。


【资料图】

IT基础设施资源数字化

该系统采用“大平台+微应用”架构模式,按照微服务架构设计和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如图所示)。通过实现“微服务”“微应用”,从而具备快速、弹性、可扩展的虚拟化能力,系统可方便横向扩展和竖向扩展。通过微应用化,能够及时响应业务需求,够快速应对服务扩容、业务开放、业务变化、服务整合等需求。系统以微应用的方式实现各种应用入口,微应用更专注于某项功能的实现,从而服务于更多的场景应用,更加符合业务需求。

图 系统架构图

1.设备资产数字化。设备资产信息作为IT基础设施管理的基石,设备信息整理的细粒度将直接影响管理系统的工作效能。运维团队按照项目对设备资产信息进行详细的采集,包含采购信息、维保信息、状态信息、服务信息、变更信息等进行详细的采集。设备资产信息较之前更加详实,除上级下发已命名设备,其它设备参照《金融IT基础设施数据元》(JR/T 0210-2021)标准规则命名,便于第三方管理系统或审计系统接入。

2.配线管理数字化。在完成设备资产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维团队对配线信息进行梳理,将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和PDU等不同类型的数据配线数据形成紧密的连接关系。可根据“机房―机柜―设备”的方式来查询具体设备端口配线,以图表方式展示线缆的路由方式。也通过手持终端扫描配线线签二维码进行现场查询,确保配线连接准确无误,为设备线路变更提供便利。

3.运维活动数字化。将运维流程、人员活动、执行结果和第三方维保等运维活动数字化,增强参与行为的约束力,防止执行结果发生偏离。运维团队也不再使用纸质表格记录,仅需按照手持终端提示扫描设备电子标签完成相应工作流程,可以直观地给出执行步骤和进度,完成结果可以通过填写、拍照、录像等方式保存至数据库。

4.资源数字身份证。通过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特点,利用电子标签编码的唯一性特点,将资源设施数字化信息与电子标签对应,所对应的设备可以是机柜、空调等大型设备,也可以是开关、刷卡器等小型设施,团队成员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电子标签。运维过程中利用手持终端扫描单个或多个电子标签后选择完成对应的任务流程。

运维工作智能化

1.实现巡检路径动态规划。值守团队根据手持终端接收的巡检任务指引,扫描相应设备电子标签对目标快速识别,检查设备状态并采集设备相关数据、图像、音视频等。该功能基本上解决了人员因素所导致的巡检执行结果产生偏差,实现了巡检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巡检任务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同时,电子巡检路径变可以根据要求随时变更巡检频次和重点关注对象,相较于纸质记录本更加友好易用。

2.对设备故障实施闭环管理。值守团队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可通过手持终端读取该设备电子标签,在该设备信息界面录入故障描述及现场故障影像,上传异常情况到服务器,系统将自动发出消息提醒运维团队处置。运维团队处置完成后,在系统中填写处置结果,值守人员再次对该设备巡检时将会出现历史故障信息,提醒值守人员重点关注。该功能使设备故障由发现到处置全程可追溯、可控制、可考核,实现了故障收集、处置、记录和复查的闭环管理模式。

3.量化运维工作执行情况。一方面对内部人员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人像采集实现签到功能,客观真实记录员工到岗、离岗时间,记录值守或运维过程中任务处置情况,并且提供完备的统计功能,实现了量化员工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提升了运维值班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对外的维保服务级别管理。通过对维保合同进行登记管理,录入维保合同电子档,维保合同明细,维保服务内容等;在维保合同审核后,系统自动生成维保任务。运维团队可录入服务商的维保报告,确认维保服务是否完成并汇总统计。还可以通过系统对维保服务过程进行标准考评、维保人员信息确认、签署电子保密协议等服务质量相关的监督功能,提升维保管理水平。

4.强化人员活动管理。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人员的签到、值班日志填写、交接班、排班等数字化管理,取代了原有的值班纸质管理,保证值守工作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对第三方人员来访进行身份证识别和人脸比对,同时通过虹膜技术限定陪同人员,实现了机房出入电子化和规范化管理,出入机房时来访人员、陪同人员、部门负责人均通过系统登记和审批,为机房运行提供了安全保证。

5.设备资源可视化。系统可视化基于H5标准技术的Web前端2D和3D图形开发引擎,可轻松实现高性能跨桌面和移动终端的图形数据可视化。通过对建筑图纸、配电图纸、管网图纸、弱电图纸、网络拓扑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统一汇集在机房3D场景中集中展示,提升信息交互效率,增强整体信息管控力。

6.设立监督审计防线。内部监督审计部门通过浏览器查看系统各项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组件或系统中单个服务组件的记录进行监督审计,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利用该系统开展协同监督审计,解决了监督审计部门因工作职责、时间、程序等原因不能经常性对机房运维管理进行监督审计的问题,实现监督审计工作常态化、经常化、实时化。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改进计划,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牢固审计监督防线。

为河南省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1.支付系统业务稳步增长。清算中心以坚守安全生产、高效稳定运行为核心,严格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措施,促进全省支付清算业务笔数、金额实现双增长,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2022年,郑州CCPC大额系统共处理业务1938.9万笔,处理金额2169512.4亿元,同比增长18.1%。小额系统共处理业务47655.7万笔,同比增长29.2%,处理金额108117亿元,同比增长7.8%。网银系统共处理业务90200.3万笔,处理金额153895.9亿元,同比增长2.5%。

2.支付参与者管服效能不断提升。郑州CCPC共有5家支付系统直接参与机构,种类包括农商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财务公司,另有1家省外异地接入机构,参与者种类全面,资产规模大。2022年,清算中心共对直接参与者开展现场巡检9次,反馈问题20余条,编发4期工作提示,不断督促参与者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压实安全稳定运行责任。通过业务代表机制了解直参需求。多次赴辖内直参开展业务代表走访,在实地走访及日常线上沟通中,进一步畅通联系渠道,充分调研参与者的需求和问题,向清算总中心反馈合理化意见,助参与者解决难题。

3.将业务推广融入乡村振兴伟大工程。清算中心不断探索“手机号码支付”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持续推动优化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形成“人民银行—直参机构—示范村网点”三级业务推广工作新机制。清算中心在做好手机号码支付业务涉农推广和农村支付环境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洛阳市宜阳县丰涧村、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等6家手机号码支付业务涉农场景推广示范点。在示范点业务涉农场景推广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后,清算中心实行全省推广工作措施,在省域内选取了南阳市内乡县、安阳市安阳县等14家示范点。目前,河南省省域内共计示范点20家,示范村内手机号码支付注册量已达1万余户,交易量达1万余笔,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各示范村持续丰富“手机号码支付”使用渠道,便利农村地区群众支付需求,共享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乡村支付业务发展。

清算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理念,以数字化手段统筹IT基础设施管理,夯实安全稳定运行根基,保障支付系统服务不间断,为河南省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划汇通道保障。

(栏目编辑:杨昆桦)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