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乘风破浪 为梦起航 ——平凉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之竞技体育篇 速读

2023-04-29 11:19:43

竞技体育的发展,塔尖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塔基的丰厚。平凉深耕竞技体育,紧扣体教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平凉市在聘请重点项目教练的基础上,加大对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的提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练员参加各类业务学习,提高执教水平。同时,出台就业等有关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运动员努力提高竞技水平,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快速发展。逯艳、李晓刚、叶转转、李文娟、彭娜、满意、王媛媛、李岩……在平凉体育教练们的悉心指导下,他们跑出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加速度,书写了人生的辉煌篇章。这份属于他们的荣誉同样也属于平凉所有的体育人。

平凉市各个项目在青训与梯队人才培养布局改革方面有诸多可圈可点的成果。

在平凉,各所学校每天都有小型的校园“运动会”,校园里跃动着少年拼搏向上的身影,踢足球、打篮球、练武术……校园内的所有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都会被同学们迅速“占领”,他们在体育教师和教练的带领下,展开常规化的紧张训练,各种体育项目已经与校园的学习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同学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

平凉市在全市指导培育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所,这些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渠道,纳入统筹管理。市体育局、市教育局选派专业教练员团队驻校开展崆峒武术、足球、篮球等项目体育课程,科学系统施训,保证运动技能规范标准。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培养体育人才激发兴趣、奠定基础。

为促进运动人才储备,平凉市共建成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使运动人才培养工作向着参与更加广泛、渠道更加畅通、组织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其中4个社会组织分获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省级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称号。

平凉市还组队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13个项目的竞赛,以赛代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苗子。崆峒文武学校作为平凉市一所特色学校,20年来,教练、学员共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武术比赛、表演活动1800场次,获得奖牌1100枚。目前,全国传授、习练崆峒武术的人员已逾20万人。培养出的学生有的进入省体工大队,成为专业运动员;有的参军;有的进入影视圈;有的从武校毕业后,继续进入大学深造;有的则被北京、浙江、西安等地的知名武校聘为武术教练。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平凉竞技体育画出了一道乘风破浪的向上曲线。又一次与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牵手,平凉正逐渐成长为推动和引领体育发展的践行者。在获得盛会红利的同时,更多平凉经验、平凉故事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扬。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哈骥洲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高晓华  巩宣逸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思婧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