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突击检查发现部分企业监测数据造假严重

2023-07-27 22:21:02


【资料图】

顶端新闻记者 汪璟璟

7月27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三部门连续四年共同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此次发布会上针对该项专项行动的成效以及后续工作重点做了相关介绍。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图说:黄润秋在会上表示部分监测数据造假严重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连续四年开展打击两类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涉自动监测数据违法案件1998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667起。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先后带队到全国不少省份,采用“四不两直”突击检查方式,直奔企业检查污染治理情况,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的监测数据造假行为。”黄润秋举例说,“有的拔掉或者遮挡采样探头,有的以自来水或好水充当采样水体,有的修改了仪器参数甚至内置计算公式,有的植入黑客程序,远程遥控篡改监测数据,有的编造虚假数据台账等。”黄润秋在会上强调,这些造假行为往往是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沆瀣一气,恶意所为,造假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且有的专业化程度极高,查处难度极大。

黄润秋表示,连续四年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生态环境部发布了10批80起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的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比如,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破获49人利用网络平台跨省处置铝灰污染环境案,涉及江苏、山东、浙江三省6个地级市,累计处置涉案铝灰8226吨,18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最长的五年、最短的七个月,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二是多部门联动,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力度。生态环境部与检察机关、公安等部门逐步形成了联席会议、双向咨询通报、专家协助办案的联动机制,在案件调查、司法鉴定、证据保全、行政强制等方面开展了多维合作。对重大疑难复杂、集团化链条化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联合专案组合力攻坚。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对3起第三方服务机构在环评编制、验收监测、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弄虚作假的重点案件实施了联合挂牌督办,严肃查处了以山东锦华案为代表的一批环评造假案件,山东锦华案是查处和判决的环评领域犯罪第一案,进一步强化了震慑效应。

三是压实地方整改责任,促进行业规范管理。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相关省份高度重视,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督办调度会、推进会,推动突出问题的全面深入整改,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防止类似问题反复发生。在专项行动中,地方对于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坚持追根溯源、深挖扩线,有效斩断了非法利益链条,倒逼行业规范全链条管理,逐渐强化行业自律共识。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加强监管执法,持续强化部门联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推动问题整改,推动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黄润秋说道。

标签: